丙酸鈉,英文名稱:Sodium propionate,CAS.:137-40-6,分子量:96.06,分子式:C3H5O2Na。
性質:透明顆�;蚪Y晶,有特意臭氣,在濕空氣中潮解,易溶于水,微溶于醇。mp:285~286℃,水溶解性:995g/L(20℃)。
毒性:ADI 不作限制性規定(FAO/WHO,2001)。LD50 5.1g/kg(小鼠,經口)。GRAS(FDA,§184.1784,2000)。
是我國GB2760—1996規定允許使用的一種食品防腐劑及防霉劑,用于糕點、干酪;可以單獨使用或與丙酸、山梨酸配合使用;也可用作啤酒等的粘性物質抑制劑;飼料添加劑等。外觀為無色透明結晶或顆粒狀結晶粉末,無味或略微有乙酸-丙酸-丁酸氣味。對光和熱穩定,在潮濕空氣中易潮解。易溶于水(15℃時 100、100℃時150),溶于乙醇(15℃時4.4、100℃時8.4),微溶于丙酮(15℃時0.05),在酸性條件下活潑,產生游離丙酸,具有抗菌作用,對于霉菌、酵母菌及細菌等具有廣泛的抗菌作用,對酵母無效。其抑菌特性與丙酸相同。可用于糕點、豆制品、餃子皮、餛飩皮、生切面、干酪等的防腐防霉劑。楊梅罐頭加工工藝中,用于浸泡楊梅。用于啤酒生產可以抑制不利的黏性物質生成。用法與用量:推薦用量0~2.5g/ kg。根據《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》(GB 2760—1996),可用于糕點,使用量2.5g/kg;生面濕制品(生切面、餛飩皮,使用量0.25g/kg (以丙酸計);浸泡楊梅,使用量 30 ~50g/kg(以丙酸計)。一般使用 3%~5%丙酸鈉溶液浸泡楊梅,浸泡后需要洗凈才能用于加工楊梅罐頭。丙酸鈉對人體幾乎無毒性。小鼠經口LD505100mg/kg。ADI不作限制性規定。質量標準: HG 2922—1999取代GB 7656—1987。含量(以干基計)99.0%~100.5%;干燥失重≤1.0%;鐵≤0.003%;砷≤ 0.0003%;重金屬≤0.001%;堿度(以碳酸鈉計):通過試驗。工業生產的丙酸鈉是由氫氧化鈉或碳酸鈉中和丙酸溶液而得。還可以用于治療皮膚霉菌病,測定轉氨酶等。
生產方法:
1、丙酸和碳酸鈉在80-90℃反應2-3小時,pH=7-8,反應畢,經過濾、噴霧干燥得成品。
2、碳酸鈉粉末在中和鍋中溶解,再加入丙酸中和至pH=7~8,中和溫度70~100℃,中和時間2~3h。將中和液過濾除去不溶物,清液經濃縮、冷卻、結晶、分離、干燥得成品。
CH3CH2COOH[Na2CO3]→CH3CH2COONa
3、將碳酸鈉溶于熱水中,在70℃慢慢加入丙酸,然后加熱至沸,pH值應在6.8~7.3,脫色,過濾,減壓濃縮,冷卻,過濾,干燥即為成品。
4、由丙酸與氫氧化鈉或碳酸鈉中和制得。
碳酸鈉粉末在中和鍋中溶解,再加入丙酸中和至PH=7-8,中和溫度70-100℃,中和時間2-3h。中和液過濾除去不溶物,清夜經濃縮、冷卻、結晶、分離、干燥得成品。
5、由氫氧化鈉或碳酸鈉中和丙酸溶液而得。